2017集藏博覽會設置“紙之為物——紙文化”主題展
上傳周期:2017-08-11 14:21:09
紙是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,它的出現推進了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。紙成為更加經濟、便捷和易于保存的載體,改進了千年以來人們的記錄方式,其本身既含有傳承、交流的意義,更富集藏精神。2017(第三屆)中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五大主題展中的“紙之為物——紙文化”主題展,旨在用專業化的手法與角度呈現一場紙的盛宴,深入探究紙張的起源和歷史,探索紙張在今天所能實現的新的可能,讓人們重新認識習以為常的紙。
“紙之為物——紙文化”主題展分為“溯源”“不齊”“百態”“物變”四個展區,分別從紙張的本源、分類、品態和現場紙手作的工藝展示與體驗,來還原或重構紙之為物的現代概念。
紙之源。回到紙之源頭,手工造紙是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部分。“溯源”展區將邀請中國手工造紙聯盟負責人——清華美院原博老師,帶領參觀者回到手工紙的原點,展示手工紙的工藝過程,感受古法匠心的創造智慧和藝術魅力。
紙之不齊。隨著材料科學和生產技術的發展,紙也分化出了不同的形態和特質。“不齊”展區邀請了韓紙坊(手工紙制造商)、好古麻箋(麻紙制造商)、上海長誼(印刷包裝用紙制造商)及敬人紙語參展,展示上千種不同紋路、色彩,不同用途和制造方式的紙張,展現豐富多彩的紙文化。
紙之態。歷史長河中,紙之態千差萬別。隨著科技的發展,紙不再單一地被用作文本載體,人們開始探索紙在藝術形態和物用功能上更多的可能性。“百態”展區將展出多種以紙為原料的創意產品,涵蓋了從藝術品到日用商品的多個門類。這些產品實驗性地突破了紙張的傳統形態,對紙的概念和用途進行了重構。
紙之變。物極而變,紙的改造背后,是人類對材料和工具的不斷實踐和改進,紙的文化處處體現出人類用物的智慧。“物變”展區將提供古線裝書和手抄紙的互動體驗,參與者可在體驗中發現更多紙的密碼。